以法治赋能“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迭代升级
2025-03-20 12:35:4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祯媛 | 作者: | 点击量:36458         

王思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湖南岳阳“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岳阳品牌让群众自己的“是非”自己“断”,将矛盾解决在源头,纠纷化解在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然而,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群英”队伍的法治能力和法律素养欠佳、“断是非”法律依据的模糊性与碎片化、群英参与调解的权责边界缺乏明确界定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调解结果难以与司法程序有效衔接。对此,要把“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纳入法治化轨道,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让法治成为推动“群英断是非”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加大宣传教育 营造法治氛围

一是加强精准培训,构建常态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首先是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定期组织“群英法律充电站”活动,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与基层治理紧密相关的法规议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拟调解实训,让“群英”熟悉法律条文如何在“断是非”中精准运用,检验“群英”队伍的法律运用能力与应变技巧,推动“断是非”从“粗放调解”向“精准服务”转变。此外,将依法调解率纳入群英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挂钩,激发群英队伍学法用法的内生动力。

二是以“群英断是非”等基层自治形式为依托,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利用社区(村)文化广场举办“法治夜市”,通过法律知识问答、法律咨询服务台等形式,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治观念,为“群英断是非”的顺利实施营造全民信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健全制度设计 强化法治意识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

一方面,完善法规依据。在法治轨道体系化推进“群英断是非”工作法,推动地方立法部门对“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进行专项立法调研、启动立法计划,制定出台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其一,明确“群英”选拔的法定标准与程序,确保参与主体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其二,细化调解流程的法治规范,从纠纷受理的登记备案、证据收集保全,到调解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告知、争议焦点梳理,再到调解协议的达成、审核与司法确认,杜绝随意性与模糊地带,以程序正义捍卫调解公正,为“群英断是非”披上严密的法治外衣。

另一方面,细化配套制度。针对物业、相邻权等高发纠纷,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群英断是非”法律手册》,将民法典相关条款转化为具体调解标准,涵盖物权继承、邻里关系等高频纠纷法条,辅以常见纠纷法律答疑、流程指引,确保群英随时“充电”,上场能断、断之有据。建立断是非“三公开”机制,即确保纠纷受理公开、调解过程公开、结果公示公开,避免“暗箱操作”。

内外协同监督 保障法治运行

监督是法治运行的安全阀,对于“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至关重要。内部监督上,成立社区法治监督小组,成员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涵盖退休干部、法律志愿者等,重点查看是否存在违反法定程序、偏袒一方当事人、滥用调解权力等问题,建立监督台账,定期公示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障工作透明度与公信力。

外部监督层面,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社会舆论监督,以规范流程保障调解公平。如对工作台账、调解协议进行不定期合法性审查,确保不偏离法律框架。同时,借助媒体平台、网络社交渠道,将典型案例、工作动态依法依规公开调解结果,接受公众评议,以内外协同监督倒逼“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依法依规践行,让公平正义在每一次纠纷化解中彰显。

深化联动机制 充实执法力量

专业法务力量是“群英断是非”精准断案、定分止争的关键支撑。

一是构建政法资源联动网络,推动基层政法力量嵌入群英队伍。完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在党委领导下统筹指导“群英断是非”工作机制,推动政法力量向社区前置、向矛盾纠纷产生链条的前端延伸,在诉源治理和矛盾风险监测预警等工作中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实现政法专业力量多元汇聚、协同发力。如岳阳中院在信访案件中引入“群英断是非”模式,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将调解结果转化为裁定书,破解“调而不执”难题。  

二是机制联动,法治护航调解全程。构建“社区法律顾问+群英+司法确认”协同机制,法律顾问前置参与纠纷研判,为群英调解全程提供法律智囊支持,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依申请快速审查,赋予法律效力,打通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看到法治刚性保障,放心依靠群英,稳固基层法治秩序。

强化数智赋能 提升法治建设质效

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打造线上“群英断是非”智慧平台,集成纠纷线上受理、远程视频调解、法律法规查询、案例库检索等功能。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提交诉求,系统依据大数据智能匹配“群英”团队、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实现纠纷化解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

运用区块链技术保障调解信息安全、不可篡改,为调解成果司法确认、回溯查证提供坚实技术保障。通过数据分析挖掘社区矛盾纠纷规律,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为“群英”精准施策、源头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以数字法治之力拓展“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的广度与深度。  

以法治赋能“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迭代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需各方久久为功。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后盾、以协同监督为保障,以数智赋能为羽翼,方能激活基层治理“法治细胞”,推动“群英断是非”由个体向团队、由单干向联动、由粗放向精细方向转变。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李祯媛

一审:李祯媛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